1 2 3
独中宗教学校76学生参与 电邮交笔友 倡种族交流 - 刊登于《星洲日報》
“疫情之下,拥抱多元”。尽管在冠病疫情的笼罩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以其他形式来进行交流,甚至是促进不同种族之间的关系。 为了促进独中生和宗教学生之间的友好情谊,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多元专案)主办了“我的笔友”交流计划,让独中生和宗教学生的学生以英文和马来文进行交流。 “我的笔友”交流计划是从4月12日开始进行,并于9月18日举行线上结业礼;在这5个月期间,学生们皆以电邮的方式来进行互动和交流。 江伟俊:远程交流打开友谊之窗 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项目主任江伟俊指出,董总成立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是为了推动各族群之间的交流互动,借此与其他族群沟通互动,以便解除误解、建立合作关系;但由于冠病疫情严重,无法进行实体交流活动,因此决定举办此活动。星洲日报也是这项计划的合作媒体。 锻炼学生巫英文书写 “少了团队活动,学生之间的接触也变少了,更别说跨族群的交流活动。然而,我们认为疫情虽阻断了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却能借助科技的力量远程交流,而笔友也是交友的一种方式,借此开启彼此的友谊之窗。 “我们希望学生透过书写与其他友族学生沟通与交流想法,这有助形塑其多元文化素养,亦可锻炼他们的巫英文的书写能力。” 此次共有76名学生参加,参与的学生分别来自9所学校,即吉隆坡循人中学、巴生兴华中学、美里培民中学、泗里奎民立中学、槟城宗教学校、甘马挽宗教学校、新山宗教学校、怡保宗教学校和双溪大年宗教学校。 电邮给人有空间思考 询及为何会选择以电邮的方式进行时,江伟俊指出,尽管相较社交媒体,电邮在新一代中并非主要沟通模式,但在职场上,电邮依然非常普遍。 “相较社交媒体,电邮较有距离感,并非即刻性,但这也给人在回应之前多一些空间思考与沉淀,这点距离我们认为刚刚好。 “此外,社交媒体往往包含过多个人讯息,属于个人的空间,以其作为交友工具或许有所保留,毕竟并非每一个人都喜欢将自己的生活,展现在陌生人面前,反而会觉得不自在。 “为此,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隐私问题,笔友计划不将社交媒体作为主要沟通工具,然而倘若学生们自行相互分享,我们也不会阻止,我们更希望他们在计划完结后,友谊还能继续下去。” 提供5主题交流 他指出,主办方也为学生提供了5个主题供学生参考,以便学生可以在此计划进行期间针对这些主题进行交流。 这5个主题分别是“这是我的生活文化”、“不愉快的经验”、“马来西亚的新朋友”、“体验马来西亚文化”和“这就是马来西亚”。 他补充,其中“马来西亚的新朋友”的主题,是鼓励学生对有关外籍劳工和难民的课题进行讨论。 他表示,这5个主题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单,范围并不受限,参与者也可在6个月的活动期间自由交流其他课题。 “主题的设置乃围绕个人、社区与社会为基础,希望参与者可透过分享了解自身也了解对方。在分享各自文化的当儿,双方必然发觉彼此间的文化差异,这将能增加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认识。” 交流可解决误解偏见 他指出,生活当中各族群对于其他族群难免存有一些偏见与误解,甚至有不愉快的经验;为此,他们希望参与者可透过诉说的方式告诉对方,开始交流是解决误解与偏见之关键,而在聆听阅读的当儿,亦可自我反省反思。 “我们也希望透过主题,让参与者看见马来西亚社会的多元面貌,除文化语言的多元,亦有阶级群体的多元。” 他表示,难民与外劳是我们社会边缘的一群,他们其实对国家建设付出贡献,也应该被看见,不该被污名与歧视,尤其在疫情期间,这些弱势群体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受疫情影响最深、最严重的反而是他们。 “借由种种主题与讨论,我们真正期待的是参与者可以告诉我们,他们想象的马来西亚是怎样的。 他说,笔友计划可说是一把钥匙,作为开启跨族群交流之门。 参与学校学生自愿报名 “门虽开启了,但是交流互动还是要靠参与者本身的主动与积极性。为此,参与学校与学生皆乃自愿报名。 “整体而言,这是很好的尝试,参与学校与学生大体都给予正面的评价。然而,一些细节与执行上仍有改善的空间,如学生忙于课业忽略迟回复等,但我们更在乎的是学生得到什么,是否有所成长。而这点从他们的回馈中,答案是肯定的,也符合了计划的初衷。” 他透露,此计划将会成为多元专案的常年计划,并将之完善与扩大,让交流过程更有趣,以期让更多有兴趣的学校与学生参与。 陈亚才:培养互尊重精神 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副主任陈亚才表示,此计划的目的是为了鼓励跨文化和跨种族的互动,并培养相互尊重的精神。 “我们明白种族多元性和‘我们’(kekitaan)精神及意识非常重要,尤其对年轻一代来说,因为我们将会需要一直和平和有尊严地生活在一起。 理解多元化重要性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我们需要面对和消除某些群体所带来的种族主义情绪或歧视,而造成的风险或威胁。” 他说,通过在各源流学校之间进行跨文化活动,学生将能更容易理解多元化和共同生活的重要性。 “他们也能够领略不同文化和种族的美,并共同发展我们心爱的国家。” 梅甘莫哈末:灌输团结精神 伊斯兰学校(IKRAM MUSLEH)执行董事梅甘莫哈末对此在全国范围内促进和加强种族之间团结的倡议表示欢迎。 他指出,根据可兰经Surah al-Hujurat第13节,真主创造了不同的性别和多元种族是为了让彼此之间互相认识。 他表示,真主已经在可兰经中解释,我们需要互相认识并保持友好关系。 他指出,此计划鼓励了学生通过电邮进行跨文化和跨种族互动,以培养对多元社会的尊重和包容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对多元主义概念的认识,以及灌输团结精神。 “我们希望这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尤其是独中和伊斯兰学校学生之间的友谊。” 【学生分享】 毛莉青:分享节日习俗 来自泗里奎民立中学的学生毛莉青表示,由于计划进行期间适逢开斋节和端午节,因此她和笔友互相分享了彼此过节时的照片。 “笔友在庆祝开斋节时拍和很多照片给我看,让我很迫不及待地想跟她分享我们华人的传统节日。我在端午节那天拍下妈妈做的粽子,把照片发给她看,和她说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 双语交流跳出舒适圈 她也分享,由于必须使用英语或国语进行交流,因此也让她跳出了舒适圈。 我在跟朋友交流的用语上,对我来说有很大的进步。同时也扩大了我自己的社交圈。” 诺艾雅:结识东马友族 新山宗教学校学生诺艾雅表示,她透过这项计划认识了来自砂拉越的友族朋友,更在活动期间与笔友互相分享各自的文化,以及在行管令期间的生活。 “我希望能在明年再次参与这个计划,并认识来自其他州属的笔友。” […]
董总马来西亚日系列活动 各族各阶层皆应多交流
(吉隆坡26日讯)董总举办“莫让多元空间窒息”青年线上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组织领袖,谈论我国多元社会的各阶层面对问题;期间有参与者认为,当大家谈论多元与身份时,往往考虑到国家与族群的多元性,如何提高人民对其他多元性的认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青年论坛主讲人之一的《姐妹要正义》(Justice for Sister) 研究员迪拉嘉(Thilaga Sulathireh)提到,传统的社会构建了性别认知及刻板印象,包括男性的数学较好、男生不能哭、女性说话要温柔及不能一个人在外等。 她也提到,跨行性别在社会上所遭遇到的不正义对待。 她在论坛中认为,媒体在推定多元认知方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这场由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多元专案)主办的青年线上论坛“莫让多元空间窒息”,共邀请了4个组织领袖来谈论社会问题,主讲人还包括了Undi18成员李文杰、原住民运动者兼独立导演艾伯特班萨(Albert Bansa)及政府合约职工联盟协调员丹尼(Danial Hakeem Azman)。 尽管我国已经独立58年,但艾伯特班萨提到其家乡砂拉越砂拉越州沐胶拉叻县仍面对许多原住民辍学的情况。 他指出,当地的教育资源不多,而居民也不重视教育,不认为教育可以改变生活,这或许是因当地也没有太多工作机会。 而政府合约职工联盟协调员丹尼(Danial Hakeem Azman)则提到了,合约职工所面对的种种不公及体制问题,包括全国数以万计在政府机构做清洁和保安前线的合约员工,工作多年却没保障,没享有年假及病假之馀,还持最低工资,他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关注此事,以取消合约制,让这批员工成为正式员工。 该组织在面子书上联署的链接为:https://www.facebook.com/Jaringan-Pekerja-Kontrak-Kerajaan-JPKK-953464014854826 。 配合马来西亚成立五十八周年,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多元专案)今年以“疫情之下,拥抱多元”为主题,主办马来西亚日系列活动,提醒各界守护多元、共存共荣的重要性,而这场论坛则是此系类的最后一场活动。 原文链接: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ation/2021/09/26/440370
陈大锦:政治人物勿再炒作 多源流教育无碍团结 - 刊登于 《星洲日報》
(八打灵再也25日讯)董总主席陈大锦说,政治人物不应为了一己私利,继续渲染“多源流教育体系为国民团结绊脚石”等不实言论,而公民社会也必须遏制这种具有不良意图的政治炒作。 “若要达到国民团结融合,政治人物必须谨言慎行,摒弃狭隘的种族主义,施政贯彻多元开放理念,拟定政策时秉持开明及融合的原则,以全体国民利益为最终目标。” 他今日在董总“疫情之下,拥抱多元”2021年马来西亚日庆典线上活动中指出,维护多元文化特质传承和形塑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大马的多元性是国家资产,不是负累。正如林连玉先生昔日提倡的‘多彩多姿,共存共荣’,我国政府应正视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而体现多元文化社会的做法,就是肯定和积极推动多元文化教育。” 他认为,落实多元文化教育并非让不同族群的学生处在同一个教育环境,而是在各源流学校课程和活动融入多元文化内涵。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需要建立承认多元、尊重差异、强调理解、追求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不摒弃单元思维,罔顾多元社会现实,继续否定多源流教育的存在价值,多元文化教育很难获得成功。” 董总征文活动强调多元 为庆祝马来西亚日,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多元专案)今年以“疫情之下,拥抱多元”为主题,举办征文活动、摄影比赛、我的笔友交流计划、线上舞台剧放映暨交流和青年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星洲日报为本次活动的合作媒体。 陈大锦说,董总希望能透过这些活动展现我国多元文化面貌,借此提醒社会大众维护多元文化价值观,了解与包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2021年马来西亚日庆典的征文活动共收到129篇中文作品、15篇马来文作品及62篇英文作品,经评选程序有11篇优秀作品获得殊荣,得奖者能够获得奖状和现金奖励,而其他入选作品皆可获书券和参与奖状,以资鼓励。 另外,董总在举办的摄影比赛中共收到140份的参赛作品,经评选有33人获奖。 除了公布得奖名单,董总也推介马来西亚日网站,推广马来西亚日系列活动与成果,同时希望能抛砖引玉,期盼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多元文化。 有关网站的链接为https://myday.dongzong.my/zh-hans/ 许来贤:活动契合大马文化 雪州行政议员兼加影州议员许来贤赞扬董总在冠病疫情肆虐下,仍坚持举办如此意义非凡的活动,并拨出1万5000令吉以示支持。 “活动主题为拥抱多元,非常契合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和文化的国度,多元就是我们的共同价值及资产,弥足珍贵。” 他指出,董总的宗旨为维护母语教育权利,但同时也不忘提倡多元思想的重要性。 他也承诺,雪州政府在希盟领导下会继续秉持公平施政和全民共荣的方针,让多元色彩继续在这片土地大放异彩。 2021年马来西亚日庆典征文活动与摄影比赛得奖名单 征文活动 一、中文组:(择优录取三名) 黄艳雯 《疫个也不能少》 何翊楹,《饮食、节庆、语言》 王柔绚,《疫情下的马来西亚》 二、马来文组:(择优录取三名) Muhammad Azri Hisyam Bin Farizan, “Covid-19: Pendidikan Citra Malaysia” Farina Nurmelissa, “Pengalaman peribadi mengenai pelbagai budaya atau interaksi antara pelbagai kaum di negara ini, terutamanya dalam tempoh […]
多源流教育非国民团结绊脚石 陈大锦促政治人物停止炒作 - 刊登于 《东方日报》
“要达到国民团结融合,政治人物必须谨言慎行,摒弃狭隘的种族主义,施政中贯彻多元开放理念,拟定政策时秉持开明及融合的原则,为全体国民谋求利益为最终目标。”
马来西亚日线上庆典 | “疫情之下,拥抱多元” -刊登于 《当今大马》
为庆祝马来西亚日,董总今年以“疫情之下,拥抱多元”为主题,举办征文活动、摄影比赛、我的笔友交流计划、线上舞台剧放映暨交流、青年线上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希望透过这些活动展现马来西亚多元文化面貌,藉此提醒社会大众维护多元文化价值观,了解与包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基于国内冠病疫情仍然高企,“2021年马来西亚日庆典”将于9月25日(星期六)上午10时正,通过Zoom视讯会议软件举行。 活动特别邀请雪州行政议员许来贤与董总主席致词、并将推介马来西亚日网站、亦会颁发征文活动与摄影比赛颁奖、得奖短片播放等。 原文链接:https://www.malaysiakini.com/bulletin/592652
‘Zoom Parah’: Award-winning Malaysian play explores themes of identity and friendship in virtual restaging
The very idea of identity can be paradoxical. It affords a sense of belonging but also estranges people — should you not fit in — even from those who are closest to them. In Parah’s case, these people are four Form 5 students. The Instant Café Theatre’s (ICT) award-winning play, directed by Jo Kukathas and written by Singaporean […]
董总线上舞台剧暨交流会 《Zoom版创伤》探讨种族议题 - 刊登於《星洲日報》
(八打灵再也19日讯)配合马来西亚日,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多元专案)今日举办线上舞台剧《Zoom版创伤》(Zoom Parah)放映暨交流会,透过线上舞台剧的方式来探讨种族议题。 该线上舞台剧是本地剧团“即时咖啡厅剧院”(Instant Café Theatre)在疫情反复期间衍生的创作,沿用了2011年旧作《创伤》(Parah)剧本,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以Zoom的方式来录制,演员则在各自的工作室或家中同时演出。 以《连环扣》风波为灵感 该舞台剧的故事是以2011年的中五文学读物《连环扣》(Interlok)风波为灵感,讲述4名应考SPM的好友,原本友情深厚,但在印裔马赫士(Mahesh)因为此读物有歧视印裔之嫌,因而拒绝学习后,这4名好友因为各自不同的种族背景、立场和感受而陷入了分歧,彼此间原本亲密的关系也逐渐疏离。 在该舞台剧中,许多情节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常出现的刻板印象,如印裔被人用贬义词“吉灵”(Keling)来称呼、华人擅长打羽球等刻板印象。 在舞台剧中饰演马赫士的印裔演员布拉纳晚在交流会上表示,希望可以透过此舞台剧能启发大家开始针对种族关系进行对话。 他认为,一部舞台剧是否能够协助减少种族主义,胥视民众是否采取行动讨论和解决种族主义。 在剧中饰演哈菲兹的依迪尔则希望,此舞台剧能提高人们对种族主义的意识,并与其他种族开启对话。 他认为,在社交时若面对其他族群不太友善的问题,与其把这些人排除在圈子外,或许应该尝试去与他们对话和交流,以便能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今年以“疫情之下,拥抱多元”为主题,主办马来西亚日系列活动,以提醒各界守护多元、共存共荣的重要性,而此放映暨交流会是活动之一。 新闻刊登于:https://www.sinchew.com.my/20210919/董总线上舞台剧暨交流会-《zoom版创伤》探讨种族议/
大马日征文摄影赛 董总明日线上颁奖 - 刊登于 《星洲日報》
(吉隆坡23日讯)为庆祝马来西亚日,董总今年以“疫情之下,拥抱多元”为主题,举办征文活动、摄影比赛、我的笔友交流计划、线上舞台剧放映暨交流、青年线上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希望透过这些活动展现马来西亚多元文化面貌,借此提醒社会大众维护多元文化价值观,了解与包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基于国内冠病疫情仍然高企,“2021年马来西亚日庆典”将于9月25日(星期六)上午10时正,通过Zoom视讯会议软件举行。活动特别邀请雪州行政议员许来贤与董总主席致词、并将推介马来西亚日网站、亦会颁发征文活动与摄影比赛颁奖、得奖短片播放等。 【2021年马来西亚日庆典】 主题:疫情之下,拥抱多元 日期 :2021年9月25日(星期六) 时间 :上午10时正 形式 :Zoom视讯会议 报名 :https://bit.ly/3gC12QT,或扫描二维码注册 洽询 :董总会务与组织局曾小姐([email protected]) 欢迎大众在https://bit.ly/3gC12QT或扫描二维码注册。有关活动讯息,可联系董总会务与组织局曾小姐([email protected]),或到董总网站与脸书了解详情(https://www.dongzong.my ,https://www.facebook.com/dongzong)
“疫情之下 拥抱多元” 董总办大马日活动 - 刊登於 《星洲日報》
(吉隆坡16日讯)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多元专案)今年以“疫情之下,拥抱多元”为主题,主办马来西亚日系列活动,提醒各界守护多元、共存共荣的重要性,欢迎民众参与其盛。 本报为活动合作媒体 星洲日报为本次活动的合作媒体。 董总发表文告说,今年是马来西亚成立58周年。马来西亚的多元族群、宗教与文化,异彩纷呈,在这片土地上汇聚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告说,多元文化理念提倡尊重与包容,一个群体可容纳多元差异,自然互相尊重;不同族群和文化则和平共处,互相欣赏,如此才有助和谐沟通。 “冠病疫情对所有国家都是本世纪至今最严峻的考验,马来西亚也不例外。疾风知劲草,面对后疫情的挑战,我们迎难而上,保护健康和尊严的同时,坚守普世价值,维护我国多元文化内涵。” 董总“疫情之下,拥抱多元”2021年马来西亚日系列活动 1)“我的笔友”交流计划线上结业礼 9月18日(星期六)下午2时-3时30分 2)线上舞台剧《创伤》(Parah)放映暨交流 9月19日(星期日)下午2时-5时 3)2021年马来西亚日庆典 9月25日(星期六)上午10时-11时30分 *推介“马来西亚日网站”,公布征文与摄影比赛成绩 4)青年线上论坛“莫让多元空间窒息”(I Can’t Breathe Without Diversity! ) 9月26日(星期日)下午2时-4时 主讲:李文杰(Undi18成员)、Albert Bansa(原住民运动者、独立导演)、Thilaga Sulathireh(姐妹要正义Justice for Sister成员)、Danial Hakeem(政府合约雇员联盟(Jaringan Pekerja Kontrak Kerajaan成员 上述所有活动,将透过Google Meet和Zoom播放。任何查询与报名事宜,请浏览董总网站(https://www.dongzong.my),或电邮董总多元专案([email protected])。 新聞刊登於:https://www.sinchew.com.my/20210916/疫情之下-拥抱多元-董总办大马日活动/
董总多元专案办系列活动 - 刊登于 《南洋商报》
(吉隆坡17日讯)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多元专案)今年以“疫情之下,拥抱多元”为主题,主办马来西亚日系列活动,提醒各界守护多元、共存共荣的重要,欢迎参与其盛。 任何查询与报名事宜,请浏览董总网站(https://www.dongzong.my),或电邮董总多元专案([email protected])。 活动将透过Google Meet和Zoom播放,节目如下 1.“我的笔友”交流计划线上结业礼9月18日(星期六)下午2时至3时30分 2.线上舞台剧《创伤》(Parah)放映暨交流9月19日(星期日)下午2时至5时 3.2021年马来西亚日庆典9月25日(星期六)上午10时至11时30分* 推介“马来西亚日网站”,公布征文与摄影比赛成绩 4.青年线上论坛“莫让多元空间窒息”(I Can't Breathe Without Diversity!)9月26日(星期日)下午2时至4时主讲:李文杰(Undi18成员)、Albert Bansa(原住民运动者、独立导演)、Thilaga Sulathireh(姐妹要正义Justice for Sister成员)、Danial Hakeem(政府合约雇员联盟Jaringan Pekerja Kontrak Kerajaan成员) 原文链接:https://www.enanyang.my/文教/董总多元专案办系列活动
配合马来西亚成立日 董总雪隆摄影公会联办摄影比赛
(吉隆坡10日讯)为庆祝马来西亚成立日,董总将与雪隆摄影公会配合举办摄影比赛,透过摄影活动展现马来西亚多元文化面貌与精神。 董总发出文告说,本活动冀望呼吁社会大众维护多元文化价值观,了解与包容文化差异,展现尊重人权之素养,以对抗社会现存的排外情绪与种族歧视。欢迎国内青年与学生踊跃参与,共同维护美丽的多元社会。 本次的摄影比赛主题是以描绘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与族群交融为主,并展现各族群于新冠肺炎期间的体验和互动为佳,以展现“疫情之下,拥抱多元”之精神。 得奖者除了能赢取奖金外,也能获得赞助单位的奖品。所有符合资格的参加者,将获得参赛证书以兹鼓励。 所有报名表格及照片须于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以前呈交。参赛者除了需在报名表格里上传照片,也需要邮寄或手传冲洗照片。逾期或遗漏者,怒不受理。 相关活动资讯,请浏览董总网站(https://www.dongzong.my),或电邮:[email protected] 。
董总2021年马来西亚日公开征文活动正式开跑 - 刊登于《光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改变了人类生活的众多面貌,也对个人心理、社会互动与社区发展等各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然而,面对这种种挑战之时,限行令之下我们更应省思个人与社会、关心周遭的物与事,为后疫情时代的新生活作出准备。 继2020年首次举办,董总再次举办马来西亚日公开征文活动,主题为“疫情之下,拥抱多元”,鼓励社会大众透过书写与图像的分享,叙述亲身经历与心中感动,藉此呼吁社会大众维护多元文化价值观,在疫情之下思索多元社会的共存、共荣之道。本会感谢雪州地方政府、公共交通及新村发展行政议员黄思汉资助活动经费。 只有认清多元现实,马来西亚才会有更好的未来,您所分享的族群互动之经验,将可促进社会尊重与包容,尤其在面对社会危机之时,更为可贵。所有符合资格的参加者,将获赠纪念品以兹鼓励。主办单位将选出若干份最佳作品颁发优胜奖,并在网络媒体上刊登。所有报名表格和作品(电子版或纸本)须于2021年9月6日(星期一)以前呈交,逾期或遗漏者,怒不受理。 相关活动资讯,请浏览董总网站(https://www.dongzong.my), 或联络总会务与组织局(电话:03-87362337,叶兴隆分机301,或曾观慧分机299),电邮:[email protected]。 原文链接:https://www.kwongwah.com.my/20210702/董总2021年马来西亚日公开征文活动正式开跑/
徐墨龙/《伤害》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感 - 刊登於《星洲日報》
因为行管令,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即溶咖啡馆剧团(Instant Café Theatre//ICT)制作,乔·库卡塔斯(Jo Kukathas)导演的线上马来戏剧《伤害》(PARAH)。《伤害》是新加坡马来剧作家阿尔菲安·萨特(Alfian Sa'at)所著剧本。《伤害》的宣传语是“有趣,挑衅且感人,叩问有关友谊、种族、民族和归属的问题”,这是颇为坦率且不夸张的广告语,货真价实。剧中人物设置反映了马来西亚的部分现实,也显露出某种意味:4个同龄高中好友,一个不会说淡米尔语的印度人马赫士(Mahesh)、一个不会说中文的华人林家和(Lim Kahoe)、一个要做“纯粹马来人”的马来人哈菲兹(Hafiz),和另一个时常成为他们的争执缓冲地带的马来女生梅如儿(Melur)。他们友情深厚,但彼此之间又有一道难以逾越的线,一旦越线就要反目成仇。戏剧企图通过他们之间的友情来描述马来西亚3个代表种族对自身族群身分处境的感受,以及应对族群遭遇的反应方式,乃至对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认同。 作者将发生在2011年的中五马来文学科小说教科书事件——“《连环扣》(Interlok)风波”作为一个“道具”纳入剧中,通过这个“道具”让4个异族“好友”必须直面他们之间的不同立场、感受,而无可回避地陷入冲突。 种族最大冲突的现实 有趣的是,《连环扣》也是写华巫印3个民族的故事。不同是,《连环扣》是以单一的视角来看华人与印度人的落后阴暗一面,《伤害》则将马来人一分为二:哈菲兹继承了《连环扣》作者纯粹马来人的优越感和对异族的偏见;梅如儿则代表具有平等进步观念的马来人。本剧最激烈的戏剧冲突,实际上就是发生在哈菲兹和梅如儿之间。这极为巧妙地映射了马来西亚种族冲突的现实:种族冲突必然要回避,最大的冲突只能发生在本族内部。 《连环扣》“道具”的运用,也达到了揭示人物性格与深层心理或改变人物行动的效果:马赫士在哈菲兹连续以“吉灵”(keling)称呼的伤害下,以及反《连环扣》运动的牵引下,下意识地并愈发激越地“回归”族群。他对友人吼道:“你无法理解。因为你不是印度人,你不知道印度人的生活,你不知道我们心里想什么!”林家和则颇有“自知之明”:我一直都知道这个国家不是我的。他的两个哥哥都在澳洲发展,他似乎预设自己也将步他们后尘。但编剧最着力的是哈菲兹,在一长串的独白中,哈菲兹道出了自身的阴暗与残酷,自我谴责与净化。这是近乎一种理想主义的安排:一个极端分子自我良心发现,通过正视自己的龌龊所造成的自我伤害并波及他人,通过这样的内省而自我修复;也是对令人失望担忧的现实世界的最后一丝希望。 演员表现真实动人 但编剧也不是一味地乐观与理想,在开放式的结尾里,关于吉隆坡的开拓者,林家和和哈菲兹各自给出了叶亚来和拉惹·阿都拉的名字,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马来西亚,各自表述的尴尬,只能用马赫士的话来调侃:要不是印度人筑路,这地方永远不会发展。 这是行管以来最好的线上戏剧。线上直播戏剧并不能取代在剧场看戏的临场感受,但《伤害》却深深地吸引人看下去。不是戏剧在线上播放有什么新的开拓或玩出什么新花样,而是非常真实动人的演员表现:一种注重内心体验的颇为“纯粹”的“本色”表演——演员和人物同属同一种族,可以想像演员在混合个人经验与直面族群问题时的内心碰撞与挣扎。但所有的一切开始与扎实、直面人生的剧本、以及剧团的忧患意识有关。 文章刊登於:https://www.sinchew.com.my/?p=3010945
© Persekutuan  Persatuan-Persatuan Lembaga Pengurus Sekolah Cina Malaysia(Dong Zong) .  Hakcipta Terpelihara
Website Developed by PCball Online Sdn Bhd. Proudly with Wordpress.